2021年3月21日,时隔三十六年,中国再次挖掘三星堆,现已出土 500 余件文物,其中包括金面具残片、巨青铜面具、青铜神树、象牙等重要文物。考古队员对3号坑的一尊重达200斤以上的铜尊进行提取。据了解,这件铜尊是此次考古发现的最大一件铜尊。为了将这个“大家伙”安全提取出,在之前,考古人员已对该铜尊用石膏进行浇筑。
如何让如此重型的铜尊从坑内安全地提取到地面,再运送至文物保护中心,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与挑战。考古发掘队此次首次将3D打印技术应用在铜器提取中。通过3D打印硅胶膜来包裹文物,就像罩了一层外衣。以下资源库给大家介绍详细的制作过程。
图 | 处理扫描获取的铜尊数据
在提取铜尊前,通过3D打印及扫描技术,工作人员可通过数字化三维扫描仪对铜器进行扫描,获取同比例三维模型,根据这个模型打印出一个3D打印实物模型,再利用该模型翻模制作一个薄的硅胶外罩,套在铜尊上之后就可以更好的保护铜尊并进行安全搬运了。
图 | 3D打印硅胶膜制作过程
图 | 3D打印硅胶膜套在铜尊上 据资源库了解,使用3D打印硅胶膜,比使用薄膜或软布的效果更好,而且这种保护膜具备粘性。其实除了我们文中所讲到的硅胶翻模再外套在铜尊上进行3D打印文物的提取,还有很多的3d打印技术被用来对出土的文物进行修复。
就拿三星堆之前出土的残缺青铜面具来说,技术人员首先对面具进行三维扫描获取原始数据,
再通过逆向软件对数据进行修复,合成,
最终获得一个接近文物原貌的3D模型,有了这个模型数据就可以用来3D打印一个青铜面具的实物了,在进行二十多个小时的打印后,就得到了一个树脂材质的青铜面具。
这个时候,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在文物进行开模,容易对文物进行二次伤害,我们这里可以直接用前面打印好的树脂模型来代替文物开模。
这里又有一个翻模的过程,首先用石膏对树脂模进行翻模获取一个石膏模具,再把它送到铸造厂进行灌铸,最终获得和青铜面具一样的复制品。
这就是3D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具体应用了,相信随着3D打印的普及,很多行业都会借助这项技术去迭代创新出更好的产品。
|
你可能喜欢
AI设计+3D打印:LEAP 71成功完成Aerospike
拓竹3D打印机被用于美军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
3D打印微针将药物精准送入耳蜗相应位置
北部战区空军某旅:3D打印+无人机,重塑未
推荐课程
神奇的3D打印
SLA3D打印工艺全套培训课程 - 软件篇
3D打印月球灯视频教程 包括完整贴图建模流
【原创发布】Cura软件修改二次开发定制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