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泰科技20年,他们和公司一同走过 

2020-08-27 14:20
“3D打印”对于普通人来说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时髦概念,但实际上这一技术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并于1999年左右进入中国。成立于2000年的联泰科技UnionTech是中国最早参与3D打印技术应用实践的企业之一,今年已经是它成立的20周年。

    联泰科技UnionTech目前拥有国内光固化3D打印技术(SLA)最大市场份额和用户群体,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电子电器、口腔医疗、文化创意、教育、鞋业、建筑等行业,在工业端3D打印的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。

    从只有2人发展到如今营收破3亿,联泰科技UnionTech 的20年可以说是我国3D打印行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,从默默无闻到引人注目,经历了许多艰难与低谷,又一次次突破技术和市场的难关。今天,就跟随我们一起看一看两位联泰老员工的故事,从最真实的细节来了解联泰科技UnionTech不平凡的20年。

    最艰难时一年只能卖出一台设备

    40岁的李春汉加入联泰科技UnionTech已经15年,在这里,他从一名年轻电气技术工程师成长为公司技术支持中心经理,也见证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。
        
联泰科技20年,他们和公司一同走过 (1).webp
            李春汉(左一),客户现场指导设备操作

    2005年,李春汉刚刚进入公司时,联泰科技UnionTech正处于创立初期的第一个小高峰。彼时“3D打印”一词对国人而言还十分陌生,人们更习惯“快速成型”这个称呼,并没有意识到这一技术十年后会变得多么火热。联泰科技UnionTech是国内最早一批进入该赛道的企业之一,开始的几年依靠销售团队寻找项目的方式,一度将年营收额做到了1500万元左右。但由于没有找到真正的刚需市场,公司缺乏稳定的业绩增长动力。于是,伴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,联泰科技UnionTech的业绩开始滑落,2009年时完全跌入了谷底。

    “最艰难的时候公司员工不到10个人,一年只能卖出一台设备。”李春汉回忆道。由于人员大规模缩减,电工出身的李春汉开始向技术支持转型,帮助公司当时仅有的两名技术支持工程师一同解决一些技术问题。那时候的联泰科技UnionTech危机四伏,但也正是这种危机感让团队凝聚力空前强大,大家互相支持,迅速响应外部或内部的各种问题。

    低谷中的联泰科技UnionTech进行了第一次战略转型。首先,降低设备售价,将打开市场、教育客户放到首要位置。其次,将目标市场瞄准正在经历技术升级、对3D打印技术存在刚需的手板厂。最后,调整公司组织架构,增加研发、技术人员,减少销售人员。这些调整的核心在于,解决客户的真实需求,降低客户的决策门槛,从而打开市场的大门。

    联泰科技UnionTech在低谷中蛰伏了整整三年,直到2009年底公司进行了战略调整,业绩迎来了第二轮的快速增长。随着公司客户数量的增加,技术支持人员逐渐增加到30余人,遍布全球。伴随公司一同走过困境的李春汉,也在2013年开始成为公司全球技术支持中心负责人,直到今日。
    李春汉所带领的技术支持团队,可以说是公司与客户交互最为深入的一群人,他们负责在客户现场安装、调试设备,对客户进行培训,以及解决客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,接受着客户最直接的反馈。这一岗位十分辛苦,需要7*24小时响应客户需求。不过,对李春汉来说,这只是客户服务层面最基本的工作,更重要的是走在客户的前面,用前瞻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。比如联泰科技UnionTech引进的自动加支撑模块,一方面将在数据编程编程时需要进行的加支撑环节,从2-3个小时降至半小时左右,同时也将设备的生产效率提升了5-10倍。“我们客户忠诚度比较高,是因为我们有实实在在为客户解决问题。”李春汉如是说。

    从加入公司之初,李春汉就始终看好联泰科技UnionTech与3D打印行业的发展,现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出错。因此,李春汉也相信不管是公司还是自己,都会一直朝前走,创造出更辉煌的未来。

    每一次工艺优化背后是上百次试错

    “把客户的需求转化成我们的技术语言,告诉研发要做一台怎样的设备,然后在设备出来之后,不断测试、完善设备,让设备的性能达到最优。”——联泰科技UnionTech工艺部经理杨增这样归纳部门的工作。
        
联泰科技20年,他们和公司一同走过 (2).webp
            杨增(右)荣获2015年度优秀员工奖,总经理马劲松(左)为其颁奖

     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,隐含着超乎我们想象的工作量和技术要求。首先,准确理解并翻译客户需求,需要的不仅仅是对3D打印技术本身的了解,还有对客户整个生产过程的深入认识。其次,每一台新设备为了能够完全满足客户需求,都需要在原材料、生产工艺和参数等方面进行无数次尝试。杨增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,比如客户需要一个透明的零件,工艺部就需要去研究为什么要做成透明的、前期选择什么样的材料、后期如何提升成品透度等一系列的问题。而在提升透度这一点上,杨增他们先后尝试了酒精清洗、喷脱模剂、涂光油等等方法,最终用光油包裹整个零件,解决了层纹线对材料透明度的影响,让材料的透明度达到了客户要求。

    每一次工艺优化背后都是上百次的试错,没有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很难完成这样的工作,而杨增正是这样的人。因为对新事物和新技术的热爱,杨增很早就进入了3D打印领域,非科班出身的他,凭借工作中对3D打印设备的接触、参与国外厂商的培训以及孜孜不倦的自学,把各种3D打印设备的工艺和原理摸得门清。

    2014年,杨增作为技术人才被招纳进联泰科技UnionTech。那个时候“3D打印”已经成为热词,越来越多玩家入场,市场对3D打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上一阶段解决了生存问题的联泰科技UnionTech,开始尝试将公司一直具备优势的SLA技术打造成为行业标杆,于是由杨增挂帅成立工艺部,组建、培养精尖技术团队,以制定行业标准、打开SLA各应用领域为目标,从制造到生产、到客户现场使用等各个环节,去攻破相关技术难点。

    工艺部成立后,帮助联泰科技UnionTech实现了数次大的工艺提升,比如:利用变光斑技术,在保证了产品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前提下,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了60%左右;利用PSD位置传感器实现的自动标定技术,大大提升了制作精度,并且减少了所需人工;让联泰最先制作出2米1大机的振镜拼接技术,打破了3D打印技术的尺寸限制,让其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的范畴。这一次次的突破,实现了工艺部成立的初衷,也反映出联泰精益求精、追求极致、体验至上的工匠主义和极客精神。

    现在工艺部人数已经达到8人,并在持续扩招中,是联泰科技UnionTech为公司和行业培养人才的摇篮。而杨增对自己未来的工作,有两个最重要的规划。一个是与更多行业的客户接触,在应用端去开发3D打印技术更广泛的市场,让它去替代更多传统的复杂低效的工艺。第二个则是尝试能够达到真实产品各种性能需求的材料,突破3D打印从原型生产到真实生产的材料瓶颈。

    如今的联泰科技UnionTech,产品线几乎覆盖非金属3D打印的全领域,包含SLA、DLP、SLS、FDM、3D多彩、扫描仪等,能够适配汽车、电子电器、鞋业、教育、口腔、医疗等多个高精制造和终端消费领域,在国内光固化(SLA)工业领域市场份额超过50%,已完成三轮融资,并于2019年底启动了IPO工作。

    二十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,但联泰科技UnionTech并不认为他们已经抵达了最高峰。3D打印产业刚刚步入高速发展期,技术、市场、政策、生态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,随时都会产生新的突破和困境。联泰科技UnionTech随时准备着去迎接更多挑战,过去二十年脚踏实地走过来的路,给了他们向更远处出发的信心和勇气。让我们一同期待联泰科技UnionTech的下个十年、二十年吧!

来源:联泰科技
声明:3D打印资源库(3dzyk)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,并不代表3D打印资源库(3dzyk)观点和立场;如对文章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kefu@3dzyk.cn。
联泰科技20年,他们和公司一同走过 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Baidu
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