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07月27日,上海专家自主研发具有促成骨活性钽金属涂层,并将之应用到个性化重建假体上,患者在接受了人工髋关节重建手术后7天就下地行走了。
接受了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9年后,这位来广西偏远地区的43岁女教师曾女士在上海重新“翻修”了人工髋关节。目前,她恢复良好,很快就能重返讲台。
据了解,曾女士在8岁那年因一场车祸撞击髋关节,致股骨颈骨折,影响髋关节正常发育。2002年,她在当地医院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手术。遗憾的是,当时手术使用的髋关节材料和其身材不相匹配。术后,曾女士逐渐出现活动受限、疼痛加重等症状,辗转多家医院诊治无明显改善。多年来,饱受髋关节疼痛折磨的曾女士,走不远就疼痛难当,腿部仅能抬高45度。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郝永强教授27日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,曾女士的治疗难度较大。患者髋臼周围多部位骨缺损严重,骨盆环断连、中断;骨质量差。同时,患者髋臼翻修假体要比普遍成年患者髋臼杯小20%。
曾女士是当地骨干教师。她希望术后能尽快重归教学岗位。为了帮助曾女士早日行动自如,经过反复分析论证,郝永强教授定制了人工髋关节重建手术方案——以3D打印+个性化钽涂层重建翻修假体。
事实上,髋关节翻修手术难度很大,医生稍有不慎便会损伤重要的血管、神经,产生后遗症和并发症。医生必须具有高超的手术技能。为了更好促骨骼生长,郝永强教授带领团队将研发成功的活性钽金属涂层,应用到3D打印而成的个性化骨盆重建假体上。据介绍,钽金属涂层生物学性能优异,能更好地促进骨-假体整合。
“手术后几天,我躺着也能慢慢挪动、翻身、坐起,甚至可以下地走动了!看来不久能返校教书了!”曾女士高兴地对记者说。
在采访中,郝永强教授告诉记者,许多因素会影响到人工髋关节的使用。他说,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理念有很大关系,就像再好的玉石,也需要借能工巧匠之手方能雕刻出精美的作品。患者自身使用情况也很重要,他建议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要做剧烈的活动,因为这样会增加关节损伤、假体松动等风险。这位专家指出,身体过于肥胖,活动量过大,都会导致人工关节的过度磨损。此外,患者还要积极治疗影响骨骼及肌肉质量的慢性内科疾病,如骨质疏松症、少肌症等。
来源:中国新闻网
|
|
你可能喜欢
测试成功!美国海军首次进行3D打印炸弹竞技
南洋理工大学推出环保3D混凝土打印技术
全长16米的3D打印步行通行桥:浙大宁理新地
1500平方米!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新建3D打
推荐课程
神奇的3D打印
SLA3D打印工艺全套培训课程 - 软件篇
3D打印月球灯视频教程 包括完整贴图建模流
【原创发布】Cura软件修改二次开发定制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