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年徐矿如何孵化出3D打印新材料领域“新冠军”? 

2021-08-09 06:38
作为徐矿集团转型发展项目之一,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4年多,营业收入增长17倍,主打产品已占到国内70%的市场份额,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“卡脖子”局面;申报发明专利80余项,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,并成为江苏省“混改”试点企业、参照“科改示范企业”做法实施综合改革企业。

夏日,傍晚五点半,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工路2号,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威拉里)办公室里一片繁忙。当天,全国煤炭行业老矿区转型发展现场会在徐州召开。作为徐矿集团转型发展“硕果”之一,威拉里一下午接待了两拨参会代表。“其实徐矿集团给我们定了调子:做新材料领域的‘隐形冠军’,别高调,默默当个老大就行。”威拉里总工程师叶国晨笑着说。

低调归低调,大家还是好奇:成立4年多,营业收入增长17倍,主打产品已占到国内70%的市场份额,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“卡脖子”局面;申报发明专利80余项,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制定……从“濒临倒闭”到“转型蝶变”,一个脱胎于百年老矿的新兴产业公司是如何做到的?
f96e6facfc894e5585d087a9bc53da93.jpeg.webp
等风来,三年蛰伏一朝飞起

这是一个“站在风口上,连猪都会飞起来”的时代。
回到2015年,石墨烯方兴未艾,光伏行业逆市上扬,3D打印等新兴产业横空出世……转型路上,看似赛道无限,实则细轨纵横。
“2012年煤炭‘黄金十年’结束后,徐矿集团开始寻找转型振兴之路。2015年,《中国制造2025》出台,徐矿集团有了很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,像锂电池、新材料、新能源汽车等。”威拉里销售总监张维告诉记者。
2015年6月,威拉里应时而生。在徐矿集团废弃的陶瓷厂厂房里,一群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人踏上了二次创业之路——进军3D打印粉体材料的研发生产。

有了前进方向,不代表从此一帆风顺。“当时3D打印粉体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,客户不敢用国产粉末,觉得技术落后,产品质量不稳定。”张维说。
“头三年是真艰难。”叶国晨说,开始的订单基本按公斤计,几万块钱的算是大单。作为技术人员,他们有订单就接,没订单就搞研发,分析下一步怎么做,“做的时候还得考虑公司账上比较紧,得省着点花”。

创业头三年,叶国晨和同事们每年要做100多种材料,积累了大量研发数据。但同期,威拉里连年亏损:第一年450万元,第二年700万元,第三年650万元。最困难时,威拉里只剩下18个人。是及时止损,还是坚守下去?整个团队思来想去,最终,威拉里总经理蒋保林向徐矿集团作出承诺:半年之内可以不给发工资,自力更生,给机会就行。

进入2018年,威拉里还在亏损,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没想到,转机来了。当时,一个3D打印模具厂家的原材料供应出了问题,影响到成品质量,他们意识到单靠一家企业供货风险太大,决定开发国内供货商,就找上了威拉里。“我们肯定全力配合,每天在公司从早待到晚。客户反馈了问题,我们就研究怎么处理,改完再发货,他们发现新问题再拿过来,来来回回弄了几个月。”叶国晨说。

在退了8批货、改了无数次方案后,威拉里终于“拿下”了这个大客户:他们提供的金属粉末不仅质量过硬,而且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不到。“这对其他模具厂家简直是降维打击,于是订单就跟着来了。”叶国晨说。

“我是做销售的,感受特别直接,公司2015年底投产,2017年才成立营销中心,之前都是零零碎碎按公斤接单,直到2018年1月后,才有成吨销量,终于感到这是一个正常工厂的生产模式了。”张维记忆犹新。
e056120bf2b0496493514adccd49df0e.webp
从此,威拉里在3D打印粉体市场一炮打响。他们明确了“小而美,高精尖”的产品价值导向,在高端定制粉体市场寻找稳定大客户,主攻3D打印模具钢粉末和高温合金粉末、铝合金粉末。2018年、2019年,威拉里营业收入分别达772万元、1616万元,实现翻番。

从2018年开始,威拉里逐渐得到业内外认可。“厂家派人过来一看,我们也不是那种虚张声势的企业,就是天天在家接单子,然后交货,有问题马不停蹄地改,都是认认真真在做事,他们就比较相信我们。”叶国晨说。

迎风跑,争做粉末界“领头羊”

蒋保林一直告诉团队,创业最忌朝三暮四,必须沉下心来,瞄准某个细分领域,在“高精尖”的路上坚持到底。对于品质的坚持,不仅让威拉里有了起飞的机会,更赢得了逆风而上的机遇。

2020年,因为新冠肺炎疫情,一些3D打印相关企业备受影响,但威拉里在全体员工“零感染”的情况下,实现营业收入3696万元,同比再次翻番。
“为什么能逆势发展?因为我们前期做了产能和技术储备。”张维说,威拉里建厂时就设计了5条生产线,年产能完全释放可达600吨,处于行业领先地位。

“前期积累过程虽然痛苦,但我们底子打得比较好,一旦市场竞争需要,研发就能跟得上。”叶国晨说。作为全国首家生产出大气环境中具有霍尔流速铝合金粉末的企业,为了攻克相关技术,威拉里曾在2019年停掉一台正常生产设备,专门进行试验。更关键的是,威拉里在2019年底进行过一次原材料招标,确保每个批次产品都做到“单品、单线、单独工艺”。

张维坦言:“这次‘囤货’本来只是为了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,没想到,疫情来了,进口材料进不来,国内市场有了井喷式发展机遇。”
2020年,威拉里在5条生产线的基础上,增加了2条,今年还要再加3条。如今,威拉里的产品广泛应用于3D打印、工业模具、航天航空、生物医疗、军工等高端制造领域。其中,模具钢粉末、高性能高温合金粉末产品分别占有国内70%、40%的市场份额,已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。

“我们要做3D打印材料领域的领头羊,强盛民族产业,为中国智造贡献力量。”蒋保林说。从2017年开始,威拉里将每年营业收入的30%以上投入研发。他们先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进行战略合作,目前已申报发明专利80多项,把核心技术攥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。
86eb5e684c0149258ca90cefb6db357b.webp
据相关机构预测,到2024年,全球用于金属粉末3D打印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美元。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,产品标准缺失掣肘行业发展。威拉里凭借自身实力扛起了这个责任,从2018年起,参加了18项国标/行标的起草制定。

采访当天,威拉里团队还与国内几个3D打印材料、装备企业开了视频会议,共同商讨制作3D打印材料产业研究发展报告事宜。“我们希望把自己的经验贡献出来,让大家不再走弯路。”张维说。

  稳探索,打造示范标杆企业

“威拉里成立以来,始终将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研发、企业品牌建设、人才队伍培养等作为工作重点,并成为江苏省“混改”试点企业、参照“科改示范企业”做法实施综合改革企业,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丰硕成果。”日前,徐矿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冯兴振带队到威拉里开展“走访转”调研,鼓励他们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,传承弘扬新时代徐矿精神,探索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
“集团给了我们很大支持。”采访中,威拉里团队一致认为,徐矿集团的管理方式、代代相传的“特别能战斗”精神给了他们莫大信心。“尽管放手做,但一定要确保安全,这就是集团对我们的态度。”叶国晨坦言,作为一个老牌国有煤炭企业,徐矿集团向来注重安全生产,这种理念在威拉里从一开始就“根深蒂固”。

“我们每个月都有经营会、办公会等各种会。所有会里,安全会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参加的,不能缺席。”叶国晨说,“还有每天工作前的早会、下班后的技术碰头会制度,都是从集团那边学的比较好的管理经验。”但在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新兴行业,不仅需要经验,还必须不断学习。
“威拉里刚组建时,有些员工是从徐矿集团的关闭矿井转过来的,包括我自己,大学毕业后在夹河煤矿干了7年。”张维说,威拉里对员工学历、能力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,大家一律竞聘上岗。

“干销售的都得懂技术,不然和客户沟通讲不明白。要不是当时在一线学习各类金属粉末产品的参数、工艺,销售工作我不会这么快上手。”2017年至今,从采购岗转至销售岗以来,张维出差的里程加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9圈多。

拼命的不止她一个。蒋保林、威拉里党支部书记许荣玉等管理层带头率队跑市场。在北京坐了一上午“冷板凳”,只为争取10分钟时间介绍产品;早上8点接到异地客户反馈,下午2点赶到现场,与本部远程沟通后,24小时内将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送入生产线;去年疫情期间,为了稳住销售局面,从3月中旬开始在江苏省内通过自驾,挨家拜访客户谈业务……成就“隐形冠军”的背后,是整个团队默默的付出。

“2020年春节时,刚发现疫情,我们大年三十还发了一批500多公斤的货。”叶国晨说,当时物流基本停运,一位同事吃完年夜饭回公司打包货,连夜开车送到南京,“初一早上5点左右送到,群里还在发拜年红包,货送到后,客户马上开始生产”。

共同奋斗的经历,让整个团队更加齐心。2018年至今,威拉里核心管理层没有一个离职,员工人数从最困难时的18名增至70多名。
“徐矿集团的‘家文化’做得好,从煤矿分流来的员工都比较稳定。大概因为咱们煤炭行业也经历过非常艰难的时期,大家对于波动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好。”张维说,有的工人在最艰难时迫于生计离开,公司近两年业务扩张招聘时,会优先联系他们,很多人就回来了。
86b7535065394283826e90a203c3a900.jpeg.webp
为了稳定、可持续发展,威拉里也在积极谋划改革。“这个行业太缺人才了,一些民营企业为了挖人,张口就能开高于我们30倍的工资,成为‘混改’试点企业、参照‘科改示范企业’做法实施综合改革企业后,让员工持股,对于稳定团队有很大帮助。”叶国晨坦言,目前国内外的技术差距对产品影响不太大,但国内需要在智能化上狠下功夫,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。实行改革,有助于威拉里延伸产业链、提升产能规模、优化管理团队、加大研发投入,为在科创板上市打好基础。

“任何一个行业都会从新生走向成熟,只有不断加大技术创新、管理创新、人才队伍培养力度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对于未来的挑战,蒋保林颇有信心。
来自:《中国煤炭报》
声明:3D打印资源库(3dzyk)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,并不代表3D打印资源库(3dzyk)观点和立场;如对文章有异议或投诉,请联系kefu@3dzyk.cn。
标签:
百年徐矿如何孵化出3D打印新材料领域“新冠军”? 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
Baidu
map